來源:咸陽日報
好消息!你知道“彬州梨”嗎?近日,陜西省咸陽彬州市 “彬州梨”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在國家知識產權局注冊成功啦,如果你還不知道它,那么就由小編來告訴你哦~~
“彬州梨”早在2017年品牌價值就達到5.79億元,位居全國148個上榜品牌的第104位,其中在參選的10個梨品牌中位列第6位,是咸陽市唯一參選品牌,今天“彬州梨”終于眾望所歸,有了自己的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彬州梨”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在國家知識產權局注冊成功
彬州市位于陜西關中北部,地處渭北高原,古稱“邠州”, 是古長安通往隴西、新疆等地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彬州梨古名“邠州梨”,因盛產于彬州而得名。彬州梨具有悠久的歷史,始植于2000多年前。《詩經》中記載陜西地區事物的《秦風》篇里有:“山有苞棣,隰有樹檖”之句,其中的樹檖、苞棣就是梨的別名,說明當時陜西已栽培梨了。根據《三秦記》記載,西漢時梨在陜西關中已廣為栽培,且品種繁多。《廣志》記有:“關以西弘農京兆右扶風界諸谷中,梨率多供御”。說明到了晉代,陜西梨的栽培更為廣泛,有的品種(包括彬州梨在內)甚優,曾作為“貢品”。 “彬州梨”成為彬州亮麗的農產品
彬州地處黃土高原,屬大陸性暖溫帶半干旱氣候區,海拔較高,晝夜溫差大,為生產優質商品梨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唐時,隨著絲綢之路貿易的興盛,彬州梨享譽西北,人稱:“彬州梨沒渣,美名揚天下”。水簾、楊家臺一帶曾是彬州梨的主產地及集散中心。原有老遺生、水遺生、平梨、夏梨等地方品種,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引進新品種,目前主栽品種以酥梨為主。
彬州梨是咸陽市最具地方特色的果品,為了振興彬州梨產業,2018年10月,陜西省彬州市邀請國家梨產業體系專家、河北農業大學教授張玉星、農本咨詢創始人、首席專家賈梟就梨產業發展形勢、栽培技術、品牌建設等內容作了專題報告。2018年11月份,陜西省彬州市組織相關鎮、部門、果業企業赴山西隰縣考察梨產業發展情況。在前期調研考察的基礎上,制訂了咸陽市地方標準《彬州梨標準綜合體》,2019年—2020年春季,鼓勵引導融誠、南府、雨潤坤、順通等公司,引進玉露香、新梨七號、雪青、紅香酥等新優梨品種,通過土地流轉、采用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模式,新建高標準梨園6200畝,打造了太峪鎮姚聯村中華梨谷、韓家鎮閆家河村千畝梨園等一批高標準梨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