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審理知識產權案件吸引國內外創新企業
更新時間:2020-12-01 15:54:51
來源:海南日報
“外企到中國投資,十分看重科技創新領域如何保護知識產權。”9月7日,深圳知識產權法庭法官向海南日報記者介紹,知識產權案件涉外因素較多,深圳是科技創新之城,也是知識產權糾紛的多發地。
深圳知識產權法庭副庭長蔣筱熙介紹,知識產權保護是中國擴大開放和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之一,只有依照法律規定高質量審理知識產權案件,加大侵權損害賠償力度,使知識產權市場價值得到充分體現,才能有效遏制知識產權侵權違法行為,吸引國內外創新企業來深圳。
因此,設立知識產權專門法庭,充分發揮專業化知識產權的優勢成為實際需要。2017年,深圳知識產權法庭應運而生,對全市知識產權案件進行集中管轄。
針對受理案件總量多、疑難技術類案件多、重大影響案件多、涉外涉港澳臺案件多的特點,深圳知識產權法庭不斷深化改革創新舉措,積極適用訴訟禁令,不斷加快探索快審模式改革、港區改革、存證示證模式改革、庭審模式改革等,實行最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努力提高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審判質效。
去年深圳知識產權法庭全年受理了2萬多宗知識產權案件。知識產權民事案件中,技術案件多、涉及領域新、法律問題前沿、市場影響大,專利案件受理數與審結數約占一審知識產權民事案件總數的77%和86%。
去年4月,深圳首次采用港籍陪審制度審理知識產權案件。“港籍陪審員會為合議庭認定外觀設計是否侵權提供更加專業的意見,也為案件的審理帶來香港思維和香港知識。”深圳知識產權法庭主要負責人介紹,這有利于平等保護境內外知識產權主體的合法權益,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案件裁判標準的統一,優化營商環境。
海南日報記者了解到,平等保護境內外訴訟主體是深圳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突出特色,當前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選擇到深圳解決知識產權糾紛,越來越多中國企業運用知識產權經驗拓展國際市場。
國內外很多重大疑難復雜新型案件首先發生在深圳。例如備受關注的深圳知識產權法庭受理的華為訴三星標準必要專利糾紛案,在世界范圍內并無先例可循。而國際影響大的華為訴美國奧普締斯公司壟斷糾紛案標的達9900萬元,也涉及國際前沿的疑難法律問題。
侵權事實查明難是制約知識產權案件審理的最大難題。在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訴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中黔酒業有限公司等侵害商標權糾紛一案中,深圳知識產權法庭首次探索適用七人合議庭模式審理社會影響大的知產案件,從不同行業中隨機抽取了4名來自酒業、教育、醫療、科技等不同領域的人民陪審員加入合議庭參與庭審調查并充分發表意見,幫助法官了解相關行業和技術背景知識,讓最終判決更加貼近社會和公眾的普遍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