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制度對經濟發展的作用
更新時間:2020-12-01 15:35:52
??? 專利制度誕生以來三百多年的實踐證明,專利制度對各個國家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和工業化進程,都起過重要作用,而且現在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專利制度對21世紀知識經濟的形成和發展也將具有特別突出的意義。正因為如此,美國,日本、歐盟及其他發達國家,為爭取未來市場的更大份額,掌握高科技及其產業競爭的主動權,制訂了面向21世紀知識產權保護的舉措,并將其納入本國經濟、科技的總體發展戰略。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是重要的生產要素,其創造、應用和傳播的狀況,將直接決定一個國家的國際競爭力和經濟實力。知識經濟的核心就是知識的創造、傳播和應用,無論哪一個國家,只有提高知識創造的能力,加快知識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使其得以及時有效地利用,才能增加其市場競爭力,提高其綜合國力。實現這一目標的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和完善專利制度,使發明創造者的合法利益得到最充分有效的保護。否則,知識的創造、傳播及應用,將是一句空話。
??? 專利制度對知識經濟的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 1.激勵知識創造。專利制度通過授予發明創造專利權,讓專利權人能夠獨占市場,獲得應有的回報,有利于激勵人們的創造積極性。有了應有的回報和收入,就有資金和信心再次進行開發研究,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局面。否則,不論是個人還是單位;通過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研究開發出來的發明創造,若不能得到有效保護,就必然導致投資越多,虧損越大,最后致使創作源泉枯竭。
??? 2.有效配置智力資源。智力資源是人類社會健康發展的動力資源,也是一種稀缺資源,只有通過合理有效的配置,使其充分發揮效用,才能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由于專利制度有一個顯著特征,即同一法域內,相同主題的發明創造只能被授予一項專利權,不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的發明創造不能被授予專利權,所以,智力勞動者就會充分注意每一個國家或地區所進行的研究開發動態,積極開拓新領域,讓有限的智力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用。如果研究開發步他人后塵,重復別人的勞動開發出來的成果,將不能給其帶來任何利益。
??? 3.促使發明創造者將其技術成果盡快轉化為生產力。新技術的商品化和市場化,是技術創新活動的一個關鍵環節,也是其根本目的。任何一項發明創造完成后,如果不盡快地付諸實施,就有可能被新的技術替代,從而變成無經濟效益的技術;一旦他人就相同主題的技術取得專利權,其后果就更為糟糕。因此,專利制度促使發明創造者將其新技術盡快轉化為生產力,以服務社會、國家。??? ’
??? 4.保護技術市場公平有序的競爭機制。競爭是市場經濟的要素,也是市場經濟的動力,同時也是市場經濟的催化劑。競爭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它鼓勵競爭者有效地利用資源,積極地進行技術開發,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推動社會進步;另一方面,競爭也會使一些不法經營者投機取巧,竊取他人的技術,假冒他人的產品,侵犯他人的權利,而專利制度則能最大限度地遏制這種行為,保護技術市場進行公平有序的競爭,讓侵權行為者付出相應的代價。
??? 5.吸引外國的先進技術。專利制度不僅能夠激勵本國人進行技術開發、技術創新活動,而且還能廣泛地吸引外國的先進技術到本國來申請專利,進行技術投資。國際經驗告訴我們,正常情況下,引進一項技術比自己獨立開發出同樣的技術,不僅節約時間,減少費用,而且還能夠讓我們站在他們的肩膀上創造出更先進的技術。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之所以能成功地引進外資和大量的先進技術,很大程度上歸功于我國的專利保護制度。